CN | EN

山高路远 行必能至——记河南豫光锌业项目部副部长、科研小组组长杨腾蛟

发布时间:2024-5-21 9:22:52

发布者:本站

浏览量:625

中国有色网 2024年5月11日 来源:中国有色金属报
      责编·作者:屈联西

  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多元化产业,以项目为依托,实施循环经济提升行动,现已建设含钴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、含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等多个项目,持续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。
  锌冶炼钴渣中主要含3种元素:钴、锰、锌。近年来,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是把钴渣扔到回转窑里面,简单处理回收,也有部分企业将其制成较粗的碳酸钴、氧化钴等半成品。2023年,豫光锌业公司建成含钴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,将锌冶炼钴渣回收制成电池级硫酸钴,这在国内锌冶炼企业尚属首例。
  2020年初,河南豫光锌业的项目部副部长兼科研小组领头人杨腾蛟,计划将钴渣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钴锰混合液。经过数月的辛勤努力和不懈探索,杨腾蛟带领的科研小组终于在同年8月成功研制出了这种混合溶液。为了深入了解市场对这一创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和应用前景,杨腾蛟走访了新乡地区的两家知名电池企业。他详细咨询了这些企业对于钴锰混合溶液的需求状况、质量标准、计价系数等情况。然而,得到的反馈却让他有些意外——这些企业表示,当前市场上对于钴锰混合溶液并没有明确的定价标准,其价值难以准确衡量。
  2021年初,该科研小组决定探索新的领域,致力于研发电池级硫酸钴。然而,由于钴渣中杂质含量极高,整个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。尽管前期的浸出和净化步骤已经顺利完成,但在进行萃取时,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  萃取,作为一个深度净化除杂的关键环节,尽管豫光在锌冶炼的浸出、净化、电解、熔铸等领域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,但在萃取方面,他们几乎是从零开始。唯一可借鉴的经验,也仅限于精铟生产,且这部分还是外部设计的,且其萃取级数仅为10级,远不能满足钴萃取的高标准。
  “最初,我们采用手摇的方式,通过分液漏斗进行萃取,但这种方式的效率极低。后来,我们购置了一套小型萃取槽以提高效率,理论上需要超过80级的萃取才能达到生产电池级硫酸钴的标准。然而,在尝试到80多级后,依然未能成功。直到2021年3月,我们提出了双萃路线,并根据萃取液颜色的变化,不断试验和调整。最终,在达到92级萃取时,成功制备出了符合标准的电池级硫酸钴。”杨腾蛟回忆道。
  成功制备出电池级硫酸钴后,杨腾蛟将产品寄送给华友钴业等企业进行质量检验。结果显示,他们的产品质量超过了对方的设定标准。因此,河南豫光锌业领导决定启动含钴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,并采用该科研小组自主研发的三段、92级萃取工艺作为核心技术。
  在含钴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建设阶段,由于没有可借鉴的经验、技术,硫酸钴生产线建设初期就出现了问题,建设方案一次次地提出,又一次次被否决。他们一遍遍修改,建设方案终于通过。
  2022年3月,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。该科研小组精心制订了施工标准,并与施工单位逐一沟通,共同克服了天气不利、机械故障、交叉施工等重重困难,以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。与传统的锌冶炼生产线相比,硫酸钴生产线因其设备繁多、工艺复杂,面临着设备布置难度大等挑战。为了解决这些难题,杨腾蛟与小组成员不辞辛劳,多次前往硫酸钴建设车间,与建设团队和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。他们夜以继日地思考和研究,从车间布局到设备布置,每一项工作都亲临现场进行严格把关。
  经过数月的辛勤努力,该项目终于在2022年10月顺利建成。2023年1月28日,豫光含钴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项目产出的产品经过化验,各杂质含量均达到合格标准。同年2月14日,浙江华友钴业传来消息:同批次产品对样合格。这标志着该项目试产成功,也标志着豫光的产品线又增添了新的成员。
  在杨腾蛟及其科研小组的精心筹备和不懈努力下,该项目成功达到国内技术领先水平。作为国内首条以锌冶炼钴精矿为原料生产电池级硫酸钴的生产线,该项目首次采用全密封、环保、高效的萃取槽,有效地减少了煤油挥发,改善了作业环境。该项目的建成是豫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,不仅拓展了该公司的产业链,还为其进军新能源行业奠定了基础,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  杨腾蛟很喜欢一句话:山高路远,行必能至。今年,他将持续推动锌基多元合金开发和精铟产能提升等项目,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并产生经济效益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。